歡迎您進入合肥國瑞集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官網!
-
-
-
-
-
-
技術研發近年來,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比例高達12.5%。花數百萬元配備了先進齊全的科研設備,設立了企業研發中心。公司積極引進人才和先進技術,從強化人才培養、強化科技創新、強化產品研發、強化產品質量入手,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公司科研團隊先后引進了鋼結構裝配式建筑領域知名專家丁成章教授等高端人才,全力打造一流科研創新團隊
-
建筑體系冷彎型鋼結構體系是一種密肋型板墻體系,源于輕木結構。該體系以“肋”(間距一般為400~600 mm的冷彎型鋼墻柱、樓蓋梁和屋蓋梁)承受重力荷載并要求上下對齊直接傳遞重力荷載,以“板”(各類剪力墻板)抵抗由地震荷載和風荷載產生的側向作用力
-

新聞資訊
聯系方式
政府引導 企業引領 發展裝配式建筑要站在未來的高度
一篇名為《發達國家為什么發達》演講視頻引起了廣大網友熱議,發達國家為什么發達?那就是發達國家會不計成本的做三種付出:為弱者付出,為細節付出,為未來付出。發達的建筑、發達的鐵路、發達的技術,這些都只是實現人民幸福的工具,而不是追求的目標本身。
聯想到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同樣亦如此。裝配式建筑性能優越、建造速度快、節能環保、強度高、自重輕、空間利用率大、隔熱性能好等優點,能極大降低污染和資源浪費,順應綠色制造與節能環保需求。發展裝配式建筑同時也是供給側改革組合拳之一,承擔著生態文明補短板和鋼鐵、水泥、建材等行業去庫存重任;此外,裝配式建筑可以發揮自身能源節約、綠色環保、提升質量,加快進度的優勢使新型城鎮化水平和質量更上一層樓。從產業層面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加速了傳統建筑業向先進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裝配式建筑運用精細化分工提升了生產效率,大幅降低人工使用和人力成本。從企業層面看,裝配式建筑有利于改善企業微觀財務指標,提升運營效率,由于裝配式建筑工期短,帶來了較快的資本周轉速度,減緩資金成本壓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在制造業轉型升級大背景下,中央層面持續出臺相關政策推進裝配式建筑,2016年9月14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大力發展鋼結構等裝配式建筑,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此后在《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等多個政策中明確提出“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的具體目標。2016年9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提出要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為重點推進地區,常住人口超過300萬的其他城市為積極推進地區,其余城市為鼓勵推進地區,因地制宜發展裝配式鋼結構等裝配式建筑,正標志著裝配式建筑正式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目前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裝配式建筑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已經發展到了相對成熟、完善的階段,裝配式建筑占比高達90%以上,而我國裝配式建筑占比不足5%,差距十分明顯。
既然發展綠色裝配式建筑是利國、利民、利子孫的一項偉大工程,但為什么在一些地區裝配式建筑發展緩慢呢?相關專家認為除了成本較高、技術體系標準不完善、人才短缺原因外,更大程度上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思想觀念落后,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相關政府部門、居民沒有為未來買單的胸襟和魄力,只斤斤計較于眼前的利益,只愿意為廉價的服務和商品買單,不愿意為未來做長遠的規劃和投資。

一個只有12萬人口的德國小城,竟然能夠擁有兩所大學,幾百名大學教授。在油價便宜的美國,人們僅僅為了一個環保理念,自從2000年開始就已經賣出了160萬輛比同等汽油車貴一倍的豐田混合動力車普銳斯;在德國,為了支持綠色的電力發展,德國人民在過去的十年忍受了電價翻番之苦。而我們國內大多人還在為裝配式建筑比傳統建筑每平方米多一二百元成本問題上爭論不休,甚至為了傳統建筑市場既得利益,擔心裝配式建筑推廣會打破原有競爭格局,抵制裝配式建筑發展。
見賢思齊更是人類的思想境界,近三十年,我國在推進工業化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經濟成就,大大縮短與發達國家間的距離。但我們還有很多短板,為弱者,為細節,為未來付出還遠遠不夠。

政府引導,企業引領,舉全國之力,完成從跟隨發展的發展中國家步入引領發展的發達國家這一宏大系統工程,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具體實踐。
我們要堅定地為未來付出,相信未來,相信行動,我們要用變革走向未來。讓我們用包容的心態擁抱建筑業偉大變革,在裝配式建筑的征程上,也許一路繁花似錦,也許有更多的坎坷和艱辛,但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裝配式建筑已代表了廣大人民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是人們孜孜以求的綠色幸福家園。
發展裝配式建筑要站在未來的高度!

手機網站

微信公眾號